儀式感的美 – 奧運火炬設計

閱讀時間6min

這陣子都有奧運直播的陪伴,平時雖然不太會特意去看體育賽事,但每到奧運或世足,就會準時收看。

除了競賽,巴黎奧運場外的討論也非常多,尤其在「設計」領域上:海報 / 視覺 / 場地 / 吉祥物等等。我自己看得十分賞心的除了主視覺以外,另一個就是巴黎奧運的火炬

火炬歷史

火炬傳遞源于古希腊奥运会。在古希腊,火焰被认为是神圣的代表。第一年,1896年希臘雅典奧運,那時只有14個國家參與,也還沒開始有火炬傳遞。直到1936年柏林奥运会,第一次舉辦火炬傳遞儀式,火炬從希臘傳到柏林,當時只傳遞了12天(巴黎奧運68天)。

Carl Diem(火炬儀式提議人)引進火炬儀式的目的除了展現古希臘傳統,也是為了提升奧運會的宣傳,通過媒體報導,提升人們對於奧運的期待感。也有一些說法是,基於政治宣傳考量,納粹政權希望通過奧運會展示德國的強大和文化傳承。不管是什麼原因,火炬儀式從1936年就一直持續進行到現在,也是奧運開幕的一大重點。

有人形容火炬是高級版的噴火槍,因為其內部結構十分相似,例如兩者都需要丙烷與丁烷作為燃料,有相似設計的點火系統 / 防風設計 / 安全裝置。最大的差異是兩者用的材料不同:噴火強通常使用金屬或高溫塑料;奧運火炬則使用鋁合金或碳纖維,這種輕量且耐高溫的材質。奧運火炬需要長時間穩定燃燒,其內部結構也較為複雜。

1936年火炬儀式
▲1936年火炬儀式,圖片取自官網

火炬美學

火炬設計是美學彰顯的極致,因為這類的產品象徵意味濃厚,「用得美」比「用得好」更為被人關注。任何外觀特徵所代表的「訊息」,都是設計師展現美學的「機會」,各國也會試圖融入能代表國家的象徵在火炬設計上,例如:東京奧運的櫻花、里約奧運的動感、北京奧運的布祥雲圖等等。

比起「form follow function」(形隨機能),「form follow culture」更適合拿來形容火炬的設計原則。

 
▲東京奧運火炬
▲里約奧運火炬

原本想像法國在火炬設計上應該也會和歷年火炬一樣,用自國「顯眼」的外觀特徵來設計,但我差點忘了法國的「浪漫」。相較於以往的火炬,巴黎火炬更為收斂優雅,資深法國設計師Mathieu Lehanneur,專注在3象徵上:水 、平等 、和平。

對稱中的不對稱

外觀要讓人感覺「平等」,最常見的方式就是「對稱」,但對稱的設計容易過於常規(normal)而顯得呆板。而把常規設計用的透徹的品牌就是Muji。Muji的設計師深澤直人十分精心的設計每一件常規,在他的產品裡很常出現圓角2.5R的設計,因為他認為2.5R是「最自然的圓角」。常規設計雖然很適合出現在日用產品裡,但卻不適合套用在火炬這類「象徵式」的產品上,因為常規對於「象徵式」產品來說,過於樸素。

所以設計師Mathieu Lehanneur除了讓火炬外型上下對稱,以此寓意「平等」與「和平」以外,也把視覺重心集中在火炬中央,試圖巧式的打破常規。他把「第一時間」能被人注視到的Logo放置在中間,也運用「水波紋」的漸變律動,密集集中在中央的位置。

這樣一來,在視覺上可以很好的讓產品「重心」集中在一處,在對稱中融入不對稱,看起來也極為和諧。這也是奧運火炬設計上,少見的把重心集中在中間的設計(通常都集中在上頭)。

巴黎奧運火炬工業設計
▲巴黎奧運火炬設計

火炬的三大象徵裡:平等 、和平都屬於抽象的型態,唯獨「水」是具體的物件,而我覺得「水」的轉化手法,也成為了火炬最有張力的體現

我們對於美的理解應該是一段「非自願、快速、不費力的過程」。在還沒得知火炬設計的象徵之前,光看火炬本身,就能明顯感覺得到「水」的存在,即使無法聯想到「水」,也會從中感受到中間這段水波紋的「柔性」。

Mathieu Lehanneur提到運用「水」的原因是因為Seine,塞納河塞納河是巴黎中心第二大河,在1991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。Mathieu Lehanneur在火炬下半部選擇了鋁合金的拋光處理,更能顯現水的透徹感,也與上班部霧面形成了不同表面處理方式的對比

巴黎奧運火炬工業設計
▲巴黎火炬製造過程
▲巴黎火炬由盧森堡鋼鐵巨頭ArcelorMitta製造

儀式感的必要

人生充滿各種儀式,例如得獎、節慶、生日、跨年、結婚、甚至葬禮 。儀式是為我們每個在意的「時刻」,充當「宣告者」的角色,宣告我們正式進入下個階段。根據BBC的報導,儀式可以減低我們的焦慮,也可以改善群體關係

曾贏得20個大滿貫單打冠軍的網球運動員Rafael Nadal(拉斐爾·納達爾)在每場比賽前都有類似的儀式。在他2012年的自傳Rafa: My Story中,說到他儀式的必要:

儀式一種讓自己置身於比賽中的方式,讓周圍的環境與我在腦海中尋找的順序相匹配。

儀式也是一種善意提醒,例如我們在日常就算遇到多煩躁的事情,只要到了跨年,看著101綻放的煙火,就像提醒自己,惱人的事情已經過去。在火炬儀式的最後一哩路,看著裝著40LED200台水霧裝置的聖火台熱氣球成功升空的那一刻,心裡還是覺得無比的感動啊!

▲巴黎奧運熱氣球,圖片取自EDF
 

About Us

furnipeople 專注與分享工業設計與家具領域,定期更新內容
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歡迎分享與關注Instagram furnipeople

Share this good story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