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gazine B 一部紙本紀錄片

閱讀時間10min

我喜歡收集雜誌,好看的封面,好看的圖,只要擺在家裏,心情就會很好。

多數我收集雜誌的目的不是為了閱讀文字,而是因為裡頭的圖片。但Magazine B卻正好相反,文字內容反而是它最有價值的部分。

讀完3Magazine B之後,覺得不管從內容或雜誌定位上,都是非常具備創新的紙媒,特別適合在目前資訊轟炸的網路時代,拿來分享。

第一本Magazine B

第一次閱讀Magazine B46期的Panton,很少有媒體專門介紹這家公司,抱著好奇心就買回來了。

閱讀後與原本想像的有些落差,原本以為會有Pantone創辦人或內部工作人士,親自解說品牌怎麼運營,創辦心得等等,但並沒有。

Pantone為例,裡頭採訪了很多各界人士,例如設計師 / 藝術總監 / 品牌工作室。有些篇幅是介紹品牌的用色概念,與Pantone系統如何配合;有些是在試圖回到「顏色」主題上做探討。

但礙於沒有我最期待的環節品牌的「現身說法」,所以第一本並沒有很投入。

直到讀了第2本,86期的USM,裡頭有採訪到創辦人/ 產品開發總監 / 銷售長 ,不僅有更深入的互動篇幅,內容也紮實了很多,書籍更厚實。

這大概是因為Magazine B在前幾期,品牌剛創立時還無法直接接觸創辦人與高層。

Magazine B的特色

Magazine B韓國公司JOH,在2011年所創辦的,第一期Freitag就引起了不少關注。

Magazine B主要有4個特色,是其他雜誌沒有的,分別是:

  • 主題優勢
  • 內容沒有時效性(如果品牌屹立不倒)
  • 內容深化聚焦
  • 沒有廣告

以上4點,都正好與傳統雜誌「反著來」,傳統雜誌的內容會過時;主題需不斷創造話題性;內容多元跳躍;通常有廣告

4點沒有廣告不算是特色,而是選題策略上自然而然的結果:因為Magazine B無法一邊介紹品牌故事,一邊替其他品牌打廣告。

magazineb collection_JOH
▲Magazine B,圖片取自JOH

主題優勢

Magazine BB除了代表Brand,也代表Balance「平衡」。

創辦人也親自解說「平衡」的定義

實用,風格,合理價格。

我們追求的是在「創辦理念」之間取得平衡的品牌,而不是單一元素突出。我們選擇了符合B級情懷的New Balance,而不是明星行銷策略出色的NikeAdidas;我們選擇成為社群的一部分的Intelligentsia,而不是市佔率較高、全球聲譽的星巴克。

 

Magazine B採訪越多品牌,就會增加越多潛在購買者;Magazine B擁有越多受眾,就有越多品牌願意被採訪

只要品牌還存在,Magazine B的內容就持續的有價值。而且未來品牌發展越好;就越多人對該品牌感興趣;這意味著就算是舊期數,Magazine B依然有穩定的市場需求。這是其他雜誌辦不到的。

這樣的主題優勢,是它的護城河成本之所在,規模化經濟之所在。

這樣的定義原則,與當年的Popeye所定義的City Boy相似。雜誌的「形象」鮮明俐落。

這樣的主題優勢,是它的護城河成本之所在,規模化經濟之所在。

Magazine B philosophy
▲Magazine B 3大元素,圖片取自Magazine B

內容沒有時效性

傳統雜誌,內容依賴時事 / 流行 / 時代共鳴 ,內容有時效性。

這意味著雜誌要盡可能的在短時間內,把雜誌銷售出去;如果不,就會在新一期推出前,進行促銷 / 活動 / 送贈品,因為消費者只想買「最新」的期數。

Magazine B的主題定位,很自然的消除此劣勢:品牌只要持續有在經營,就會有新的擁護者,品牌的故事永遠不會失去價值

這也是Magazine B長期以來,沒有打折的原因。

紙本紀錄片

Magazine B是少見的,能把內容做得如此深化且聚焦的雜誌。

這與其他雜誌的做法不一樣,例如:POPEYE特別編集: 部屋,以「家」為主題,參訪61戶的室內,這是多數雜誌的做法:有很「多元」的內容可以提供。

但通常內容不是一層接一層地往下探討,而比較像是走到左邊和右邊的差別 水平去延伸內容。(當然這也是因為主題 / 受眾喜好不同的關係)

Magazine B的內容就有一層一層往下推進,深化內容的形式。即使是前幾期的Pantone,從品牌到對顏色「本質」的探討,都非常聚焦主題

Magazine B也通常被歸類為雜誌,但實際閱讀,比起雜誌,它更像是一部紀錄片

紀錄片的敘事線通常不是線性,紀錄片有故事旅程 / 有節奏 / 會引發思考 / 也會回扣章節 。例如Netflix專訪設計師的Abstract系列,就是很好的例子。

不管是Pantone / Hay / USM,都很像一部部的品牌紀錄片。例如USM家具系統櫃這期:

  1. 先採訪各國USM的零售商 / 企業;
  2. 從場域開始逐步探究USM:室內工作室 / 公共場域; 
  3. USM的生產地Munsingen,從地方風情到工廠實況介紹;
  4. USM產品解析,拆解結構;
  5. 個人使用者/設計師(也是品牌愛好者)的採訪;
  6. 品牌故事歷程,創辦人,內部高層的心得;
  7. 結尾回歸到USM的國家,瑞士設計歷史。
magazineb_usm內頁2

這個定位也讓Magazine B不管是紙材選擇 / 文字口氣 / 用圖設計都很沈穩內斂;相較於Popeye,後者較為活潑生動。

光是Magazine B的尺寸本身,就很不像我們常見的「雜誌」。雜誌通常都是A4,或更大,因為要完整呈現視覺 / 圖片。但Magazine B卻是趨近一般書籍的尺寸。

從這點,其實就能大概猜出Magaizne B的用意:比起欣賞圖片,Magazine B更希望讀者好好閱讀文字。書籍尺寸比起A4,更適合閱讀。

雜誌尺寸比較
▲雜誌尺寸,Popeye & Magazine B

新定義帶來的局限性

Magazine B打破傳統雜誌的創新之舉,當然也帶來局限性。例如不打廣告這點,本身就非常冒險。

傳統雜誌非常依賴廣告,應該說傳統媒體:報章 / 雜誌 / 網路媒體,廣告是重要收入。

Magazine B不打廣告,最大的收入來源就是「購買」,因此「雜誌」本身要承擔所有的「成本」,單價就不能太低。比起其他雜誌售價,Magazine B單價貴接近一倍。

雜誌價錢比較
▲紙本雜誌價位,僅供參考

另外一個侷限性就是:分眾。Magazine B有主題優勢讓它做出市場差異,但也導致每期的品牌主題,會有很明確的分眾喜好。如果不是Freitag的粉絲,就不會對Freitag感興趣,就沒有購買意願。這也代表每期主題的潛力購買者,不會太多。

可能是意識到這點,Magazine B打從一開始,就是針對國際市場。從第一期除了自家的韓文版,也推出英文版,盡可能的擴大市場。

紙本媒體的未來

Magzine B有自己的編輯團隊,流程知識,穩定的通路,接下來就是好好的服務內容,開始「多角化」擴展(Diversification strategy這也是護城河經濟規模的一種)。除了Magzine B的品牌系列,也有城市系列,網路服務系列(Apple Music),和食物主題的Magazine F。

不過,還有另一個熱門問題:現在大家的注意力都在網路資訊,紙本媒體是否還有競爭力?

的確,Magazine B在今年推出了自家的Podcast / Youtube頻道 / Instagram經營,從實體走向數位,也開始從國際化走向本土化(YouTube是韓文版 / Instagram也都採訪韓國設計師居多)。

不只是Magazine B,像是經濟學人 / 天下雜誌 / BOF 很多紙本雜誌都開始走向數位,開啟訂閱制。

這一題沒有答案,但如果要說雜誌比起數位媒體的最大優勢,我認為會是 「絕對擁有權」

訂閱制之所以成功,是因為大家只想要使用該產品的權利,不在乎擁有權。我們想訂閱Spotify / Apple Music,而非真正擁有一張光碟。

全球最大訂閱管理平台Zuora的執行長,在訂閱經濟裡寫到:

所有權已死,使用權才是新王道。

但事物總是一體兩面,如果說數位訂閱比起紙本媒體的最大優勢是「捨棄擁有權」,那反過來說,紙本媒體的最大優勢是「絕對擁有權」。紙本媒體應該更關注在這點上,思考如何讓雜誌內容本身有完整的「擁有權」體驗,具備強大的收藏價值。

我很喜歡USM與Hay品牌,這兩本Magazine B應該會在我書櫃很久很久。

如果你也有閱讀過Magazine B,或有特別想看介紹的期數,也歡迎Instagram私訊喔,連結在下方。

 

About

furnipeople 專注與分享設計與家具領域,定期更新超過2千字數的深度內容
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歡迎分享與關注Instagram furnipeople

Share this good story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