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為合格的愛書人- 電子書閱讀器使用心得

閱讀時間9min

電子書閲讀器尷尬的定位

2006年,Kindle剛推出的時候,受到很多人的質疑,原因是它定位尷尬。

主打輕巧可攜帶的話有手機;主打護眼的話有實體書,如果主打目前的筆記功能則有平板。

前有手機平板,後有實體書,電子書閱讀器似乎被夾攻動彈不得。

我在購買電子書閱讀器前,帶著滿滿的好奇去誠品書局試用了三次,比起手機平板,它反應更遲鈍,屏幕時常閃屏,外型像是剛出爐的第一代iphone

老實說,它的整體表現都讓我不相信它會為我帶來更好的閱讀體驗。

即便如此,我因為閱讀效率一直沒有改善,在決定下手購買到使用後,發現當初對它的理解與心態錯了,甚至我認為它將會是我今年購買過最好的資產。

我也發現大家抗拒閱讀器的原因都很類似,最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• 電子墨護眼,看實體書不就更護眼?
  • 使用手機平板也可以閱讀,電子書閱讀器的優勢是什麼?
  • 網路文章那麼多,為什麼還需要電子書閱讀器?

這篇除了分享以上的困擾,也想聊聊電子書閱讀器的產品定位與它實際為我帶來什麼改變。(本篇無業配聲明)

▲Amazon Kindle 2006版本,圖片取自Kindle

解決書的摩擦力(比起書的優勢)

電子墨護眼,看實體書不就更護眼?

我們常常會遇到閱讀 / 運動 無法堅持 ,彷彿好的習慣都需要“堅持”,都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與毅力。

但仔細想想,我們滑手機看資訊,看影片卻是毫不費力,不需要特意堅持。

會有如此的差別主要原因不是我們主動選擇滑手機,而是因為它足夠方便,它的摩擦力足夠小。

我們最常對外界吸收資訊的時間都不是 “一段長時間特意留下來的空檔” ,而是各種破碎化的時間,例如通勤 / 等待 / 失眠。

這些時間都有一個特性,就是我們是被動的允許其他資訊來填充我們。

這些被動的時間促使我們使用這些方便,快速取得資訊的手機,平板。

看實體書無疑更護眼,但在這些碎片化時間裡,它不夠方便,使用的摩擦力更大,因為:

  • 重量

我們通常帶一本書出門,即使我們只需要在破碎化時間閱讀那幾頁資訊,但其他已經被閱讀過或來不及閱讀的頁數重量卻要一併帶著走。

  • 侷限

選擇了帶著A書出門,就無法自由切換閱讀B書。

  • 眼光

在台灣或多數亞洲地區,在捷運通勤或等待時間拿著實體書閱讀是種奇怪的行為。(這應該不是主觀想法)

即使我們在家也會有實體書的使用摩擦力,例如失眠的時候通常不會選擇閱讀,因為要起身 / 開燈 / 雙手拿起書 / 坐好,這些繁瑣動作都不比躺著滑手機來得方便。

很多新創或企業都想盡辦法讓“摩擦力”降低,零售業的典型例子是amazon(降低購物摩擦力),金控業則有Stripe(降低付款摩擦力)。

降低摩擦力等於掌握了獲利的可能性。

電子書閱讀器不只降低了書的摩擦力,還整合破碎化的時間,輕鬆閱讀完整的一本書。

▲歐美地鐵閱讀是普遍現象,圖片取自unplash

足夠單純(比起手機平板的優勢)

使用手機平板也可以閱讀,電子書閱讀器的優勢是什麼?

現代人最有價值的資產有兩個,一是時間,二是專注力。

我們不缺乏資訊,資訊轟炸的網路世界我們需要的是 過濾器,過濾不必要的雜訊與干擾。

閱讀實體書會有一種在生活另外開了一個小視窗的感覺,在那個視窗裡很單純只有文字這件事。

但手機平板可不是,它就是一個什麼都可以滿足你的整合工具,讓你一個動作自由切換網路,自由看劇,自由做任何事情。

能滿足得越多,專注力被稀釋得越多。

即使有勿擾模式這道阻隔牆,它依然是動一動按鍵可以破除的牆,是不堅固的假牆。

面對日常的各種誘惑,我們容易高估自己的自制力。

這也是我當初決定購買的主要原因。

書是什麼

網路文章那麼多,為什麼還需要電子書閱讀器?

會有這個疑問的人,一定是還沒釐清書的價值。

其實書說穿了就是一堆 知識資訊,現在知識資訊散佈在各個地方,網路文章 / 社群群組 / YT影音裡頭,的確這些地方都可以獲取資訊。

但如果有完整閱讀過一本書,你會知道它們的差異,而且書能給予的價值,是那些網路文章無法給予的,那就是完整性。

網路文章就像書的濃縮精華版,書的簡化版,一篇從2萬字數的書本萃取出來的,頂多2千文字的網路文章。

這樣的精華版就像是電影影評心得。

我們不是從別人的電影心得或電影預告片中獲取震撼,我們是從看觀看電影的過程中感受與顛覆感官。

要有效的輸入價值,必須先實際體驗過那段路,才是完整的觀影體驗。

網路文章是快餐,它能給你一篇又一篇自我感覺良好的感覺,但能促使我們改變舊有觀念,深入記憶的知識,是閱讀的過程,是完整消化文字的體驗。

專屬於愛書人的工具

數位時代有一個重要的趨勢叫bundle & unbundle (綑綁與拆分)

產品服務的bundle綑綁目的是為了增加功能,例如iphone當初把ipod(聽音樂)綑綁進了iphone

unbundle拆分的目的是為了更專業,更專心的服務某一特定族群的人。

例如早期Instagram的出現更專注於服務分享照片的功能,成功在Facebook最流行的時代,深受年輕設計族群的喜愛。

電子書閱讀器目前也是從手機平板中unbundle了資訊出來,為了解決愛書人的各種困擾(例如前面說的書的摩擦力,方便性等等),它是更專注於服務沒時間閱讀的愛書人。

我在使用了一個月之後就有這種收穫,它並不是書的敵人。

他們是互惠關係,目標都是讓更多人愛上閱讀。

我以前一個月閱讀不完一本書,但我上個月在破碎化的時間裡閱讀完了兩本完整的書。

更在以往覺得閱讀不夠多的愧疚裡覺悟到,原來我也可以是個合格的閱讀者。

▲媒體/服務的unbundle,圖片取自Medium

未被開發的潛力

有趣的是,電子書閱讀器unbundle了之後,又開始bundle其他功能,例如現在有整合筆記功能的kobo elipsa  / mooInk Pro。

未來還有整合成更多功能的可能性

這也是數位時代本質上的循環,產品服務的bundle和unbundle會不斷的出現,大河流分流了小河流,小河流又會因為特定族群的需求繼續綑綁其他服務。

電子書閱讀器代表著書的 “現代化身”,它可以改變普遍大家對於書的形象。

可攜帶的特性,或許可以讓它成為更具備外觀價值的個人化智慧配件。

以工業設計的角度來說,如何轉移 “手握書本的實感” 到電子載體上,也是電子書閱讀器的設計重點。

我認為這一點對於電子書閱讀器來說是至關重要的,這可以使它與平板做出差異性。

kobo libra
▲Kobo Libra側邊的弧度設計與按鈕翻頁都有書本的實感,圖片取自Kobo

結論

電子書閱讀器在台灣一直都是緩慢成長到近幾年因爲疫情,銷量需求上漲。

美國有Kindle,日本有Kobo,台灣有讀墨。

原本不被看好的電子書閱讀器,在各國都表現亮眼。

最近Kindle宣布推出中國市場,要發展電子書閱讀器背後牽涉了出版商,內容壟斷,本土適應。Kindle的退出也可以視為一種水土不服。

所以成長緩慢似乎也情有可原,但需求依然在,不是對於電子書閱讀器的需求,是對於知識的好奇心,這種更深入的需求。

身為一位設計師,我最害怕失去與最引以為傲的就是擁有好奇心。

因為沒有了好奇心,就無法感知很多事物的樂趣感,逐漸的成為把無聊當有趣的人。

電子書閱讀器只是培養好奇心的工具之一,用對了工具,才能讓好奇心慾望一直延續下去。

參考資料:

https://hbr.org/2014/06/how-to-succeed-in-business-by-bundling-and-unbundling

https://daodu.tech/10-30-2014-bundle-unbundle

 

About Us

furnipeople 專注與分享設計與家具領域,定期更新超過2千字數的深度內容
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歡迎分享與關注Instagram furnipeople

Share this good story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