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姓名: furnipeople

IKEA 80週年

有效率的設計 – IKEA迎接80週年

IKEA豐收的2023
民間大眾品牌Uniqlo40歲 ;Muji45歲 ; 星巴克53歲;Nike60歲 ; 而IKEA竟然已經80歲了!

經歷疫情後,大眾消費模式改變,普遍依賴實體銷售的量販店紛紛倒閉,例如:家樂福、大潤發、沃爾瑪(Walmart)等等。大家都急著轉往線上,轉型電商,唯獨IKEA的實體店面屹立不倒,更在去年2023年增設了71間零售店。

IKEA年初公佈23年的財報成績,收益大漲131%,不管是線上或線下,成績都十分亮眼。趁這次IKEA迎接80週年,整合這次23年的財報,可以一起來看看IKEA近期在設計與策略上,做了哪些調整。

有效率的設計 – IKEA迎接80週年 閱讀全文 »

normann Mat Chair 大麻椅

用大麻設計一張椅子 – 丹麥環保新椅Mat Chair /2024

丹麥家具品牌Normann Copenhagen上月推出了一款「大麻」椅 — Mat Chair。這款椅子耗時20多年,由設計師Peter Hiort-Lorenzen與丹麥技術研發所共同開發,我十分認同總監Jan Andersen在Dezeen採訪時所說的:這是一款獨一無二 (one-of-its-kind) 的椅子。
這款椅子不僅「環保且創新」,而且材質本身的研發相對敏感 ,不是所有品牌或國家都有資源餘裕可開發這麼一款「大麻」椅。

用大麻設計一張椅子 – 丹麥環保新椅Mat Chair /2024 閱讀全文 »

HAY Type Chair 設計過程

丹麥新品椅子的設計過程 – HAY Type Chair /2024

HAY與丹麥設計師Jonas Trampedach合作的Type Chair,是在篩選時很快就決定要先介紹的椅子,因為這不僅是HAY第一款「全鋁製」的戶外椅,也是款非常符合「典型」設計原則的椅子。HAY 如此形容Type Chair:Type Chair 的名稱和美學靈感來自對原型椅的認知。原型椅可理解為:椅子最初的樣子。以這個概念來看Type Chair的外型,可說傳達得非常到位:基本的四隻圓腿+椅面椅背,就像是小朋友在紙上隨意畫會畫出的椅子,是我們想像中椅子最簡單的樣子。

丹麥新品椅子的設計過程 – HAY Type Chair /2024 閱讀全文 »

丹麥家具設計節 3 days of design

每年最精彩的家具設計節 – 3 days of design

丹麥首都哥本哈根,在每年5-7月間都會舉辦為期3天的3 days of design,一個專屬於「家具」的設計節慶。

在亞洲,可能還不太為人熟知,但在北歐,3 days of design已經是非常知名的大型設計節,也是我個人最想參與的活動之一,甚至我覺得3 days of design是全球最精彩的「家具」盛會。

每年最精彩的家具設計節 – 3 days of design 閱讀全文 »

why writing

為什麼要寫文章/年度回顧

2024快樂!
今天是簡單的年終回顧文,除了回顧去年文章,也想來分享為什麼要寫文章。去年一共寫了18篇文章,5篇時事趨勢文,其餘都是設計/家具相關介紹。寫文章很神奇的地方在於,表面上是寫作者給予閱讀者的「價值」更多,但實際上獲得最多的是寫作的人。很多令人欽服,擁有非凡成就的的創業家都長期保持寫作習慣:Steve Job / 貝佐斯 / 馬斯克 / 設計師 Nendo / 深澤直人….
如果長期需要思考或消化資訊的人應該都深知:「輸出」其實就是最好的「輸入」方式。

為什麼要寫文章/年度回顧 閱讀全文 »

instagram trend talk cop28

永續是抗解問題 – Instagram趨勢報告/COP28氣候大會

12月了,有好幾天還在穿短袖。在台灣感受氣候變化可能還不那麼有感,但根據COP28(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)的說法,2023年是全球最熱,發生最多極端氣候的一年。義大利 / 緬甸 / 相繼發生洪災,上海 / 西班牙出現了歷史性高溫氣候,墨西哥部分地区气温接近50摄氏度。科學家甚至坦言,這種「致命寒流」恐將成為「新常態」,狀況只會更糟。氣候問題如何解決?永續的議題被提倡很多次,但執行起來卻像一隻大象,移動一小步,都難以推動。雖然我們有許多具備「創意」的永續設計,但總讓人感覺卡在「議題」裡,出不來。

永續是抗解問題 – Instagram趨勢報告/COP28氣候大會 閱讀全文 »

為什麼我們不斷購買新產品 – Patagonia

Patagonia在上星期釋出一支影片「為什麼我們總是不斷購買新產品?」(Why Do We Keep Buying New Stuff?)影片中的開頭,展示我們大腦如何購物:當你走進一家店,就算原本沒有打算購買任何事物,大腦也會自動對在貨架上的商品進行價值評估。你會自動評量這個價錢值不值得,想像穿上它的樣子,擁有它會不會更好等等。你的大腦的各種程序,在shopping那一刻已經開始失常(going off)。大腦容易受新奇 / 超值的交易(great deals)/ 錯過的恐懼影響。尤其是錯過的恐懼,當你已經充分的想像擁有這件衣服會有多美好,你就有多害怕會錯過它。

為什麼我們不斷購買新產品 – Patagonia 閱讀全文 »

magazine b心得

Magazine B 一部紙本紀錄片

Magazine B是由韓國公司JOH於2011年創辦的深度品牌故事探索紀錄片雜誌。第一次閱讀Magazine B是第46期的Panton,很少有媒體專門介紹這家公司,抱著好奇心就買回來了。Magazine B是韓國公司JOH,在2011年所創辦的,第一期Freitag就引起了不少關注。Magazine B主要有4個特色,是其他雜誌沒有的,分別是:主題優勢/內容沒有時效性(如果品牌屹立不倒)內容深化聚焦/沒有廣告。以上4點,都正好與傳統雜誌「反著來」,傳統雜誌的內容會過時;主題需不斷創造話題性;內容多元跳躍;通常有廣告。

Magazine B 一部紙本紀錄片 閱讀全文 »

How to do great work Paul Graham

Paul Graham 如何做出偉大成就 / 設計師篇

Paul Graham的文章 “How to do great work” 中提到的取得偉大成就的四個步驟,並探討了這些步驟在設計師和創作者的角度下的應用:
第一步:決定你要做什麼。選擇工作需要具備才能、深層興趣和偉大成就的機會
第二步:充分學習,直到到達該領域知識的前沿。
第三步:發現知識的缺口(Gap)。設計師可以 試著問一個大家都覺得「理所當然」的問題。
第四步:勇敢探索有潛力的缺口。勇敢地探索不受關注的想法,並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提出獨特觀點。文章也探討了其他重要主題,包括品味、風格、真誠、原創性、問題、士氣和好奇心。這些元素都對實現偉大成就至關重要。

Paul Graham 如何做出偉大成就 / 設計師篇 閱讀全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