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典家具的進化版 – 蘋果方形椅Forum Cube

閱讀時間11min

在全世界的Apple Store都設有一個交流互動的區域The Forum蘋果會在那裏不定期的舉辦工作營 / 活動表演 / 以及大家熟知的Today at apple不管是在Apple 信義A13 Apple 台北101都可以看到The Forum

而今天要聊的,就是在Apple StoreThe Forum常出現的這張方形椅 —Forum Cube的緣由。(國外很多媒體都稱它為 The Cube

the forum apple
▲蘋果 The Forum,圖片取自蘋果

關於蘋果The Forum 

2014年,前BurberryCEOAngela Ahrendts跳槽到蘋果當零售業務副總裁後,與蘋果前工業設計師Jony Ive一起推行了The Forum的概念。

以下是Angela在接受CBS採訪時說的話:

很多線上公司都說他們在投資實體店Amazon / Google等等,但唯獨星巴克真正弄明白實體店的意義,也就是成為一個聚會場所。

一般品牌的實體店,目的很明確,就是在銷售產品,方便我們操作,現場帶走。蘋果提供了另外一件可做的事情,就是讓你除了與產品互動,也可以與 群體” 參與活動。

這被蘋果定義為新零售體驗。這也很好理解,為什麼Angela會把教學 / 表演 / 活動稱之為:Today at AppleThe Forum也成為了Today at Apple,很重要的一塊區域。Forum Cube很顯然是為了The Forum而設計的。

我們常見的Forum Cube有四片木板組成,但這張Forum Cube其實最一開始並不是長這樣。

 
apple brussels 比利時
▲2015年開設的Apple Brussels,圖片取自Apple
▲原本的Forum Cube,中間有兩根圓棍,圖片取自Quora

圖片中可以看得出來,2015年與2017年的Forum Cube長得不太一樣。

而2015年的Forum Cube最初的版本,其實和德國的一款經典設計椅,非常相似。

Ulm Stool,1954
▲Ulm Stool,1954,圖片取自HfG Archiv Ulm

Ulm Stool,設計學院專屬的矮凳

Ulm Stool 德國設計學院 HFGUlm School of Design)的一張凳子,是校長 Max Bill在創校初期(1954年),所設計的一款專屬於學院的矮凳。

Max Bill19歲時就進入包浩斯學習,儘管包浩斯在1933年,被德國社會主義者反對而解散,但Max Bill深受包浩斯所提倡的Form follow Function型隨機能的影響。他也成為後來包浩斯學派很重要的傳承者。

Max Bill當時找了Hans Gugelot,擔任HFG學校的家具設計老師,一起設計這張矮凳。

這位Hans GugelotBraun百靈的工業設計師,也是Dieter Rams的同事,曾一起參與設計過百靈經典的Radio SK 4/10

 
▲Hans Gugelot與Dieter Rams共同設計的 Radio SK4,圖片取自Moma
Braun Sixtant Hans Gugelot
▲Hans Gugelot設計的Braun SM 2 Shaver, 1963,圖片取自HfG Archiv Ulm
Ulm Stool
▲Ulm Stool,圖片取自Wbform

Ulm Stool,不一樣的地方

Ulm Stool 外型很簡單,坐墊與側板是雲杉木,木質不緊密,比較輕,所以交界處使用結構強的指接榫(Finger joint;中間的圓棍與底部木條是櫸木,屬於硬木,適合用在最常接觸地面的地方。

看似很簡單的Ulm Stool,卻可以做很多事:除了當一般矮凳使用,轉一個面向,可以當桌子上的講臺,可以當手提收納箱,也可以組合當層架使用Max BillHans Gugelot希望Ulm Stool除了可以在課堂使用,宿舍 / 食堂 / 戶外也能各自發揮不一樣的功能。

 
Ulm Stool from Chair Anatomy
▲Ulm Stool的多功能,圖片取自書籍Chair Anatomy
▲Ulm Stool可當講台使用,圖片取自Hfg
▲Hfg食堂,圖片取自Hfg

除了能在學校很多地方使用,Ulm Chair也為坐的人,提供不一樣的坐高39cm & 44 cm 

大部分的椅子都是坐高44cm,包括之前介紹的芬蘭Artek Stool 60也是,這個高度適合搭配書桌使用。但對於單獨使用矮凳看書聊天,體型比較小的人來說,適合39cm的坐高。著名的日本經典設計,Butterfly Stool,就是39cm坐高。

多功能的產品通常無法維持簡單的外型。例如兒童成長桌,可以調高桌面高度,有更多功能,也伴隨著產品會有更多零件,更複雜的曲線。

Ulm Stool與其他經典椅子不一樣的地方是,它的外型真的非常簡單,但保留了最大的使用彈性。
 

Ulm StoolForum Cube共同點

1954年的Ulm Stool與我們現在的蘋果Forum Cube除了外型相似,也有另外一個共同的目標:教學互動。

Tabletops是國外訂閱制的自媒體,長期專門分享蘋果零售店的設計與觀察,作者Michael Steeber其中一篇名為:Space to learn (學習空間)的文章,特別受歡迎。

他把Apple Store教學區域做分類,為了不一樣的教學互動,蘋果提供了多元的空間擺設:

  • Single Table: One table, one Forum Display, a Beats Pill+, stools
  • Standard Forums: Video wall and cube seating
  • Significant Forums: Exclusive events, grand spaces, top Creative Pros
  • Roundtable: Two round, high tables, two larger displays, stools
  • Tysons Corner: One new low table, one new Forum Display, stools

這篇沒辦法評價Today at Apple成效好不好,但至少能看得出來蘋果對於Apple Store店內的互動體驗,什麼樣的空間適合交流學習?該出現什麼樣的家具?這一點Apple一直很嚴謹

 
▲蘋果提供多元教學配置,圖片取自Tabletops

Ulm StoolForum Chair都是矮凳,而矮凳通常是能最舒服的交流。

就像是在公園 / 草地 / 捷運附近會出現的石崗 / 長凳一樣,比起高腳椅或有扶手的餐椅,坐在矮凳上聊天休息,更能無壓力的交流,更感覺愜意。

這也是因為,人離地面越近,越有安全感,很多人坐在高腳椅上,是會感覺不自在的。
 
Ulm Stool education
▲Hfg的學生在戶外上課,圖片取自Hfg archiv

另外,兩張矮凳,還有一個有趣的巧合,就是他們的設計師都是屬於包浩斯派別。

當時負責推行這個概念的工業設計師Jony Ive,其實也是出了名的信奉Dieter Rams與包浩斯主義。Ulm Stool的設計師Max BillHans Gugelot,對於Ulm Stool的期許;與Jony Ive對於Forum Cube,不謀而合。
 
Bauhaus
▲Bauhaus德國設計學院,圖片取自Wikipedia

Forum Cube的演化

現在的Forum Cube與最初的版本已經不太一樣了,對我來說,Forum Cube進化成了更適合Apple的樣子。

例如Ulm Stool的其一功能是可以手提中間的棍子,當移動收納箱。雖然學校有這個需求,但Apple Store 沒有,Apple Store比較需要的是組合收納,節省空間。

現在的Forum Cube 除了有方形皮革椅,也有皮革球,它們可以組合在一起,也可以分開。這顆方形皮革球在蘋果的第一家零售店,就曾經出現在兒童遊戲區,後來被取消了,而現在又重新出現在The ForumForum Cube也在椅面,設計微凹的曲度,提升舒適度。

Forum Cube不盲目維持過去的設計,而是加以調整成符合現在的方式。

 
▲Forum Cube / Forum Ball,圖片取自departmentmap

群體 Community

The Forum最理想的狀態是能很好的聚集群體(communityCommunity對於品牌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鐵粉群。

而在今年,蘋果在Today at Apple開了一堂引起不少討論的課程:Taking Charge of Your Privacy on iPhone 隱私課程。某程度上,課程也成為了品牌的價值主張。就連空拍機品牌,DJI也有在實行品牌教學。

三創DJI
▲台北三創Dji也設有交流區與cube椅

把商業空間定義為聚集交流的地方,這個概念並不創新,很多複合式餐廳,工作室都有相似的概念。但這個概念,在3C零售業上,卻十分罕見。

Apple最大的價值是iPhone,但The Forum不會直接影響iPhone的銷量。The Forum比較像是回饋給群體,Community的一種方式。

下次有機會到Apple Store,記得去 The Forum區,試坐看看Forum Cube

▲The Forum,圖片取自Fosteroartners
 

About Us

furnipeople 專注與分享設計與家具領域,定期更新超過2千字數的深度內容
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歡迎分享與關注Instagram furnipeople

Share this good story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