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ul Graham 如何做出偉大成就 / 設計師篇

閱讀時間10min

Paul Graham

Paul Graham,矽谷創業之父,Y Combinator的共同創辦人,發佈了一則文章,引起很多迴響,而我在科技導讀周欽華(MichaelFB看到此文章。

How to do great work (如何做出偉大的成就 ,中文翻譯有接近兩萬字,邏輯直白,用字精煉,我花了幾天消化,也重覆看了2-3遍,很妙的是,每次看都有不一樣的體會。

裡頭提及的內容,與「如何成為優秀的設計師」著實有很多相關性,而且特別受用在創業與個人成長的主題。

這篇除了以設計師的角度出發,精練其中內容,我也想結合我自身的經驗與想法,分享給大家。

取得偉大成就的四個步驟

第一步:決定你要做什麼。

其實很多人通常都卡在第一步,根據PG的說法,你所選擇的工作有三個條件:它必須是你有才能的工作;你對其有深層興趣;以及它提供做出偉大成就的機會。

通常只要滿足前兩個條件,第三個條件就會隨之而來。(所以第三個條件可以先無視)

如果只擁有少數才能,比較容易做出選擇,但因為我們生活在充滿各種學習資訊的年代,如何判斷「真實」的興趣,變得及其重要。

過往,我有個小技巧去判斷「真實」興趣這件事:即使你需要承受該事物困難與無聊的部分,你也不想輕易放棄?

例如運動員,需要每天早起練習,維持自身的自律,練習受傷,承受其失敗的滋味,但依然沒想過放棄。

如果「興趣」伴隨而來的痛苦,你也願意承受,很大的可能性,它是「真實」興趣。反之,如果你只想享受「興趣」帶給你的正面能量,那它可能不是你要找的。

第二步:充分學習,直到到達該領域知識的前沿。

這階段需要下苦工,有時候可能享受到「學習」的樂趣,有時候不會。

有些現實與自身的不足會讓你沮喪,你會懷疑自己,這樣做對不對?有沒有走錯方向?如果在前一個步驟已經充分確認,可能可以走比較久,但如果不確定,很容易被動搖。

這時候,我覺得走回去,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。

很多事物需要這個過程,來來回回,反覆確認,有了這個過程,你才能確定你真的擅長真的喜歡這是驗證的時刻。(但如果你願意為了此事努力的來回確認,這也是「真實」興趣的其中一個特徵。)

第三步:發現知識的缺口(Gap

這階段需要一些智慧,按照PG的說法:你的大腦為了簡化對世界的認知,習慣忽略那些缺口。許多發現都來自於質疑一般人視之為理所當然的事情。

這應該是設計師比較有感的部分試著問一個大家都覺得「理所當然」的問題。

第四步:勇敢探索有潛力的缺口。

這階段需要一些膽識。要勇敢的探索那些非主流的想法,即便其他人都沒有興趣應該說尤其是在其他人沒興趣的時候。

若你對某個他人忽略的想法充滿熱情,且你有足夠的專業指出其他人的遺漏之處,那麼這很可能是你放手一搏的最好機會。

品味

原文寫的是“ your taste in the work “,也就是你對於你成就的品味,需要主動培養。

PG寫了一段,讓我我覺得有點意外的論點:

最好就是你的目標。因為你若不力求最好,則你連好都達不到。

這跟我以往所認知的有點不同,我所認知的是,不一定要成為第一,只要在能力所及範圍,先求有再求好。

PG提出這個論點成立的可能性包括:

  • 有可能未命中目標是因為努力不足;
  • 有可能是追求卓越與追求平庸的野心有品質上的不同;
  • 也有可能「做得好」本身的標準太模糊。

第二與第三可能性,我比較能理解。第二可能性是因為追求品質的差異,會直接呈現在成就的差異上,雖然結果成效並不完全是對等的關係(高品質的產品,獲利能力可能不比品質較差的產品好),產品成效的好壞,是由各種微小因素導致的最終結果。

第三可能性,可以用賽跑來描述。想要得第一,我只要奮力的衝,沒有其他需費心的地方。但如果不是為了得第一(最好),第二名或其他更後面的排名,這反而比較困難,也沒有「具體」的做法。

 

風格

我對於文中的這句,深有同感。

不必強求用特殊的風格工作,只要盡力做好;你會不自覺地用一種獨特的方式工作。

設計師難免都會有「風格焦慮」,可能來自於外界對設計師的「期待」,也可能來自於自身的美感要求。

以前,我也曾經特意費心建立自己的「風格」,不停的參考其他人的做法。有時會得到不錯的迴響,但過程中總有種說不上來的「狼狽」。後來我比較不會陷入這種局面,我以為是自己經驗多了,才能淡然面對「風格」,但PG提出了另外一個角度。

風格是不刻意的獨特做事方式。刻意就是做作。

剛開始學習的時候,會很刻意營造「風格」,很大的原因來自於不想展現「笨拙」的那一面,因為剛起步,都容易不自信。但不想笨拙,就會做作,就會刻意設計,這是一個惡性循環。

要如何拋開這些?如何不做作?PG也有提供建議。

真誠

最好的答案是真誠(Michael的翻譯是當真 / 原文是earnest)。

只要你真誠,就可避免做作,以及一整套其他壞習慣。它本質是智慧上的誠實。

設計師尤其要在「真誠」上努力,做真心覺得好看的事物/ 有幫助的內容 / 有價值的產品;不只對消費者誠實,也練習對自己誠實,真誠的做設計

導致不真誠的原因有很多:例如矯揉造作 / 追求流行 / 恐懼 / / 其他人的願望 / 政治考量等等。設計師較常遇到的是,因為自己的自豪或是付出了大量力氣,而保留不適合的東西(不真誠)。

我經歷過無數次,不捨得放棄自己提案,因為我們熱愛自己親手打造的事物,遠超過其他看起來「平庸」的設計。

許多力量會讓我們迷失,但只要堅持做你真的覺得有趣的,你就免受那些傷害。但如果嘗試滿足一個想像的,更高尚的的受眾,一旦走上那方向,你就迷失了。

一旦習得真誠的能力,就獲得風格上的自由。

 

原創性

原創的想法不是努力的創造有原創性的新點子,而是來自於試著創造或理解稍微困難的問題。

發揮原創性的能力,PG給的建議是:探索不同的領域,類比思考是盛產新點子的果園。不過別再多種領域平均分配你的注意力,應該要對少數領域專業性的好奇,在眾多領域則是閒暇的好奇。

另外一個建議是,好奇心。好奇心餵養原創性,給後者提供工作材料。而好奇心本身其實就是原創性,它之餘原創性,就如問題之餘答案。

好奇心極端發揮的時候,就是一種強大的創作力量

問題

我們在「解決問題」時展現的原創性遠超過在「選擇問題」時。

對於新想法最大的誤解之一,就是誤解了問題與答案的比重。

我們不花費心力在「尋找問題」上,可能是基於「惰性」與「慣性」,不管是哪一種,都可能把我們帶往幾乎無法挽救的困局

設計師習慣「尋找解法」,卻不習慣問「這是否是對的問題?」。但往往洞見來自於問題。真正的好問題本身,就是一個發現。

「尋找對的問題」的方式,是不停的問問題,這需要一些好奇心促使。

問題的原創性還包含部分的迷惑或是混亂。你必須舒適的接受世界充滿各種謎團,這樣你才能願意看見謎團。

 

士氣

看守你的士氣。當你從事有野心的計畫時,士氣是一切的基礎,你必須像培育與保護生物一樣的照顧它。

我發現隨著我的經驗越多,我的士氣越低,越難開始一個計畫。跟以往剛起步的自己很不一樣。一開始我還以為是熱情遞減,但PG給了一個很有利的論點。

偉大成就的起點,是從「這能有多難?」開始。年輕人在這點有優勢,他們更樂觀。

樂觀往往源自於無知。

我認為這是影響士氣的關鍵原因。在開啟新計畫的這個時間點,無知勝過最好的知識。(這也是為什麼往往很多新創能超越大企業。)

另外,保持士氣的方法是,與你相處的人。

你花時間相處的人也會很大的影響你的士氣。你會發現有些人增加你的士氣,有些會降低,而某人帶來的效果與你預期的不一致。尋找那些能增加你士氣的人,避開減少士氣的。

 

好奇心

最後PG的終結落在「好奇心」。我也很喜歡他誠實的表明:這不是具體的建議。

因為光有好奇心不夠,而且你也無法指揮好奇心。但你可以培養它,然後讓它驅動你。

好奇心是實現偉大成就的四步驟的關鍵:它會為你選擇領域,帶你到知識的前沿,讓你注意到其中的缺口,並驅使你去探索。整個過程都是與好奇心共舞。

我一直深知好奇心的重要性,我很難想像,設計師或創作者沒有好奇心,它還能實現怎麼樣的作品。「如何實現偉大成就」如果一定要選個答案,那就是好奇心。

我喜歡這篇文章,因為PG在探討一個氾濫卻及其重要的人生議題上,非常嚴謹。探討的範圍很廣,但不馬虎,有很多思考的層面,都很細緻,如果能好好的消化,每一層都很受用。

也希望這篇文章,對於有熱忱的你,會有幫助。

 

About Us

furnipeople 專注與分享設計與家具領域,定期更新超過2千字數的深度內容
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歡迎分享與關注Instagram furnipeople

Share this good story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